冬病夏治|三伏贴为老年健康"加把火"
2025-07-11 18:46干部保健科
1、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指在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段)将辛温散寒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借助自然界的阳气与药物双重作用,激发人体阳气、驱散寒湿伏邪,达到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该疗法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三伏贴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深受患者喜爱,成为中医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
2、三伏贴适应症
3、敷后注意事项
①皮肤护理
贴敷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灼热、瘙痒等感觉,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若皮肤出现刺痛、水疱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取下贴敷药物,并用清水洗净局部皮肤,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②饮食禁忌
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应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③生活起居
贴敷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以免寒邪入侵,影响治疗效果。
④不宜擅自停药
三伏贴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正在服用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在贴敷期间应继续按照医嘱服药。
4贴敷时间地点
伏前: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伏后:8月19日-8月28日
https://j.map.baidu.com/fe/dw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