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三伏贴简介
2021-07-13 17:49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穴位敷贴简介
三伏贴敷贴特色
穴位贴敷治疗,经过长期实践,创新性辨证选方选穴,即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辩证选方、选穴,逐渐形成定喘膏、清痰膏、止咳膏、固本膏四种有所偏倚的穴位贴敷剂型,并且不拘泥与时,可随时应用,改变了千人一方的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定喘膏 【功效】宣肺平喘
清痰膏 【功效】清肺化痰
止咳膏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固本膏 【功效】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目前开展情况
治疗时间: 2021年三伏贴贴敷治疗的具体日期:
初 伏: 2021年7月12日--2021年7月20日
中 伏: 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 日
闺中伏: 2021年7月 31日--2021年8月9日
末 伏: 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贴敷时间4~8小时,一般不超过12小时
温馨提示:三伏天效果最佳,但不拘泥于当天贴敷。
注意事项: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皮肤病、过敏体质等慎用。治疗后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并及时联系科室负责人。
科普知识
一、心态和睡眠
任何疾病都不要忽视心情问题,良好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损伤,脾虚则生内湿,舌苔比原来增厚了,形成了白腻舌苔,就说明有内湿了,需要调整一下了,缓解压力,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药。
二、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三、饮食
首先要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胃,也可助湿。饮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就可造成水湿的停留。脾虚生内湿,久之形成湿盛体质。每天早晨吃两片生姜(也可用醋泡上五六天后食用),还可常喝荷叶茶,吃薏米茯苓粥等,其他如绿豆粥、红小豆粥、莲子粥、粳米、糯米粥、荷叶粥等,要经常结合食用,才能解暑祛湿,驱除体内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湿病重在预防
一旦得了湿病是很不好治愈的,尤其在暑湿盛的夏季,防患于未然最关键。最简单的祛湿食疗方法:一是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中午炒菜可吃些炒山药、百合,凉拌银耳等;晚上可食用刀豆、白扁豆与糯米煮粥;或赤小豆、粳米、白砂糖适量煮粥;绿豆粥也可食用。一日三餐,不要忘记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