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虽甜,莫贪“石”
2024-11-11 13:57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
深秋已过,初冬悄至,你是否会情不自禁的拿起一个金黄的柿子、抓起一把红彤彤的山楂,细细品味初冬的味道?
什么是胃石症?胃石怎么形成的呢?
胃石症,是某些食物或药物在胃内形成不消化的固体,滞留于胃内形成内源性胃异物。形成原因:
柿子中含有较高的鞣酸,这种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沉淀物,同时还含有大量果胶,这些成分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食物残渣结合,形成团状凝块。 山楂中也含有鞣酸,但通常含量低于柿子,果胶含量也较高。
形成过程:
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更容易与柿子中的鞣酸和果胶反应,形成凝块。一次性食用大量柿子、山楂会增加了胃结石的风险。
症状表现及如何治疗呢?
胃石形成后,绝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食欲缺乏、反酸、烧心、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临床症状,甚至可引起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出现胃溃疡、肠梗阻等并发症。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胃石的大小及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给予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必要时内镜下手术碎石治疗。
健康提示:
柿子空腹或大量食用时可能导致胃结石,预防的关键在于适量食用,并保持饮食多样化。山楂、柿子虽美味,但莫要贪多!柿子每天1-2个,山楂每天3-5颗即可。
最后祝愿大家好“柿”连连,“柿柿”如意!
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 张帆
消化中心简介
消化中心包括知名专家门诊、专家门诊及消化病专病(肠病、肝胆胰疾病、胃病)门诊、脾胃肝病科(消化内科)、无痛内镜中心、临床转化研究室和教研室。消化中心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主委单位,全国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质量控制示范单位,全国内痔微创治疗单位、国家微生态工程及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山东省早癌筛查中心,山东中医药学会消化内与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消化内镜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博士后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牵头制定了我国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质控共识。消化中心目前有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生导师4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8人。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培养单位。
消化中心有具备层流条件的无痛内镜诊疗中心,有最先进的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双气囊小肠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和胶囊内镜及胃肠道治疗仪、肝病治疗仪等设备,拥有完善的临床转化研究室。在炎症性肠病、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精准治疗、痔疮内镜微创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ERCP、无痛内镜、菌群移植、细胞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具有优势。消化中心专业的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诊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联系方式
无痛内镜中心 一号楼十楼 电话:0531-58261033
消化中心门诊 一号楼二楼
消化中心病房 住院楼三楼 护士站电话:0531-5826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