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

2024-11-12 22:09心血管病科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又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
表现为睡眠中反复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主要表现为:白天出现嗜睡、头晕乏力、头痛、注
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夜间出现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憋醒、夜尿增多、头颈部出
汗等。
       SAHS 有三种类型:中枢型、阻塞型、混合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OSAHS)占大多数。睡眠呼吸监测是诊断 SAHS 的重要手段,可以分为家庭睡眠呼吸初步
筛查 (HST)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PSG 是诊断 SAHS 的金标准。
       呼吸暂停造成身体反复缺氧,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导致血压升高。反复的缺氧和再氧合过程会导致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紊乱、交感神经兴奋
性增加、细胞凋亡、血液高凝、炎症反应、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等,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
展。呼吸暂停期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增加心肌异
位兴奋点的活性,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纤颤。长期未治疗的 SAHS 会增加心脏负
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SAHS 还会引起代谢综合征,
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中风,尿酸高或是痛风等心血管相关的合并症。
       对于不同类型的 SAHS,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治疗 OSAHS 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口腔器械和手术治疗等。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型患
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预防措施主要有:1.规律运动;2.控制体重;3.健康饮食;4.
戒烟限酒。
     
 
                                                                                            心血管病医院九病区  韩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