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痛风日| 尿酸高除了导致痛风,还是心血管健康的“隐匿杀手”
2025-04-15 17:55心血管病科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同时,数字“420”也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即:在正常饮食下,不同时间2次监测空腹血尿酸≥420µmol/L,可定义为高尿酸血症(HUA)。
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大约1/3的患者发展为痛风。大家都知道,高尿酸血症常与痛风发作直接挂钩。然而,现代医学研究早已揭示:血尿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正悄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致命疾病形成“无声的联动”。
一、双重威胁,高尿酸如何损伤心血管系统?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启动键”
血尿酸升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其分泌一氧化氮(NO)的功能——这一关键物质是维持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保护盾”。内皮功能失调不仅会导致血压调控失衡,更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为心梗、脑梗埋下隐患。
炎症与氧化应激的“催化剂”
高尿酸血症激活体内炎症通路(如NLRP3炎症小体),促使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同时诱发氧化应激反应。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壁,加剧脂质沉积,形成恶性循环。
代谢综合征的“协同帮凶”
高尿酸常与肥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并存,共同构成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分。研究显示,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高血压风险增加15%-23%,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升高19%;在冠心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更是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的预后不良指标。
二、警惕“沉默的危险”,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血尿酸水平异常者: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非同日两次检测);
已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基础疾病者;
长期高嘌呤饮食、酗酒、肥胖或久坐人群。
三、早期干预:从“治痛风”到“护心脑”的全病程管理
生活方式的“精准调整”
低嘌呤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海鲜、酒精(尤其是啤酒)摄入,增加新鲜蔬果、全谷物;
科学减重:BMI控制在18.5-24.0,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有可能会导致尿酸骤升。
医学监测与干预的“双重防线”
定期体检:至少每年检测血尿酸、血脂、血压及肝肾功能;
规范治疗:确诊高尿酸血症且合并心血管风险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目标值控制在<360μmol/L,高危患者建议<300μmol/L。
四、从“知”到“行”,守护心血管,始于尿酸管理
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的威胁,如同温水煮青蛙,早期症状隐匿,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健康,无论是否已出现痛风症状,关注血尿酸水平都是守护心脑健康的关键一步。从今天起,调整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科学干预,让我们共同阻断“尿酸-心血管”危险链条,为生命筑牢代谢与循环的双重屏障!
供稿人:心血管病医院 崔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