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RRT治疗
2024-12-05 15:51血液透析科
什么是CRRT治疗?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定义为: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肾脏功能。
相较普通血液透析而言,CRRT治疗延长了血液净化治疗时间而降低了单位时间的治疗效率,使血液中溶质浓度及容量变化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采用高通透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内稳态平衡。
CRRT治疗对溶质的清除主要原理有3种:弥散、对流及吸附。不同的而治疗模式,清除机制不同,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血液滤过以对流及部分吸附清除为主,而免疫吸附及血液灌流则以吸附为主要清除方式。不同物质的清除方式也不同,小分子物质弥散清除效果好,而中大分子物质则以对流及吸附清除效果好。因此,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模式。
CRRT治疗模式有哪些 ?
1.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清除溶质的原理为对流,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通过超滤清除水分,并通过对流原理清除中、小分子溶质,尤其对中分子的清除具有优势。根据置换液补充的位置于滤器前后可分为前稀释、后稀释以及前后混合稀释的方式。前稀释的置换液补入方式能够稀释滤器中的血液,能减少滤器凝血事件的发生并减少肝素的用量,但由于同时稀释了血液中的溶质,超滤量与溶质清除量并不平行,因此对溶质的清除效率低于后稀释的方式。CVVH已经逐渐成为标准的治疗模式。
2. 缓慢连续超滤(SCUF )是利用超滤原理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这种方法只是去除水分,因而不需要额外补充置换液及透析液,仅能通过少量的对流对溶质进行清除,效率非常低下,对溶质基本无清除能力。临床上常用于水负荷过重的心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及肝硬化患者。
3. 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是 CVVH 和 CVVHD 的组合治疗方式,通过对流和弥散清除溶质,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对不同大小分子溶质的清除能力。需要同时补充置换液和透析液。临床上 CVVHDF 的使用日趋增多,常采用 50% 的置换液和 50% 透析液的配比方式,置换液多采用后稀释的输注方式补入。CVVHDF也是在CVVH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做透析以弥补CVVH氮质清除不足的缺点。
4.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也称连续血液透析(CHD),是利用弥散原理清除血液中溶质的血液净化模式。分子运动的物理特性决定了物质的分子量越小,其弥散能力越强。因此这种方式对于小分子物质,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的清除效果要优于中分子物质。CVVHD也能通过超滤的方式清除血液中多余的水分。
5. 连续性高通量透析:与单纯HD相比,能增加大分子物质清除,尿素清除率可到达60L/d,菊粉清除率可到达36L/d,这样24h总体水清除(K/V)≥1。连续进行CHFD,每周KT/V指数也可以到达7-10。
6. 高容量血液滤过:脓毒症休克患者在HF中输入置换液速度可达6L/h如果持续进行CVVH,每天输入置换液50L,则称为HVHF。
7.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应用血浆滤过器连续分离血浆,滤过的血浆进入活性炭或树脂吸附装置,净化治疗后的血液再经静脉管路返回体内。CPFA选择性去除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内毒素和活化的补体成分,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最终降低病死率。临床上主要用于清除内毒素及促炎性介质。
CRRT治疗适应症?
1.肾功能衰竭
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下列情况时即可开始行CRRT治疗:少尿(<200ml/12h﹚或者无尿超过12h;高钾血症,K+>6.5mmol/L;重度酸中毒;全身水肿;尿毒性心包炎;尿毒性神经病变/心肌病变;重度低钠/高钠血症;符合上述一项就应开始CRRT治疗;
2.非肾性疾病
由于CRRT对炎性介质及其它内源性毒性溶质的清除作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非肾衰疾病的治疗。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败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ds创伤或挤压综合征、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严重烧伤、心肺旁路手术、乳酸中毒、肝功能不全、脑病、低钠或高钠血症、充血性心衰和顽固性高血压、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CRRT由传统的肾脏替代治疗扩大到生命、脏器支持治疗,其适应证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应用逐渐增多,在容量精准调整、纠正内环境紊乱、电解质失衡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