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知识科普

2025-08-31 16:17肿瘤防治中心

骨肉瘤知识科普

(1)好发人群

青少年群体:骨肉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10—20岁的青少年,尤其是骨骼快速生长期的15—25岁的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青春期的骨骼细胞分裂活跃,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

特殊风险人群:身高增长迅速的青少年(膝关节周围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是高发部位);存在遗传倾向(如Li-Fraumenizon综合征等或曾接触放射线、化学致癌物者)。

老年人群:少数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继发性骨肉瘤(如由良性骨病变恶性)。

(2)好发年龄

核心年龄段:10—20岁,约占总数的60%。

次高峰:21—30岁,部分研究将年龄范围扩展至10—25岁。

罕见年龄:小于6岁或大于60岁者发病率较低。

早期诊断的关键点

1.症状识别

疼痛肿胀:早期表现为局部持续钝痛,夜间加重,止痛药无法缓解,易被误认为“生长痛”。膝关节周围肿胀或包块是典型表现。

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可见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如“日光放射状”或Codman三角)。

CT/MRI:评估肿瘤范围及软组织侵犯情况。

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金标准。

3.易漏诊与误诊

青少年患者常因疼痛症状被误判为运动损伤或生长痛,需结合家族史、病程进展(疼痛持续超过2周)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骨肉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传统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但手术创伤大、无法保肢或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放化疗则存在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等问题。近年来,冷冻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人群:微创特性和精准定位,对身体损伤小;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能够辅助控制局部病灶,配合综合治疗。冷冻消融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肿瘤防治中心 崔兴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