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

2025-07-18 15:17中医整体诊疗工作室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重的时期,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气血运行旺盛,毛孔张开,是艾灸养生的黄金时机,这一传统养生方法被称为“三伏灸”,核心是利用夏季阳气最盛时,通过艾灸温补阳气、散寒除湿,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三伏灸的原理

基于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理论: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随之升发,此时艾灸能更好地激发体内阳气,驱散潜藏在体内的寒邪、湿邪,尤其适合调理冬季易发作的“寒性病”,如慢性咳嗽、哮喘、关节疼痛、畏寒怕冷等。

2.适合三伏灸的人群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关节肌肉问题: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畏寒怕风等。

(3)体质虚寒者:手脚冰凉、易腹泻、免疫力差、反复感冒等。

3.三伏灸的常用穴位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温补元气、散寒。

足三里穴:膝盖下外侧,健脾养胃、增强免疫力。

大椎穴:颈后正中,疏风散寒、调理气血。

命门穴:腰部,补肾壮阳、缓解腰膝冷痛。

4.注意事项

艾灸后避免受凉,不立即吹空调、吃冷饮,以免寒气入侵。

艾灸后多喝水,饮食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皮肤敏感、孕妇、高热、急性病发作期等人群需谨慎,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后再进行。

三伏灸需结合个人体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效果。

中医整体诊疗工作室 曹婧 刘军洋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