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协同启新篇,重症诊疗攀新高——我院重症医学科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开展科室分享交流会
2025-10-28 17:29重症医学科
为推动省级三甲医院重症医学领域的技术融合与经验互鉴,近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颖带领核心团队,专程赴我院开展重症医学跨院深度交流分享会。双方围绕“聚焦前沿技术、破解临床难题、共促学科发展”的核心目标,从技术融合、病例研讨到协作共建展开多维度对话,携手探索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前沿研讨:中西医智慧碰撞,解锁重症诊疗新思路
交流会上,双方聚焦重症医学核心难点与前沿方向,展开深度学术探讨。我科率先分享“中医特色技术在重症康复中的应用”。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健详细介绍了科室临床实践:针对重症肺炎、脓毒症恢复期患者,运用“针灸促醒”“中药灌肠调腑”“穴位贴敷改善肺功能”等中医技术,并结合真实病例数据,直观展现中医技术在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上的优势,为重症患者“后期康复”提供了新视角。
随后,张颖以“血液净化抗凝”为主题,结合自身医学博士专业背景与丰富临床经验,系统对比了肝素、枸橼酸钠、萘莫司他等床旁血液滤过抗凝药物的差异——重点分析它们特点及应用区别,并通过典型病例,讲解“根据患者器官功能状态动态调整治疗参数”的实操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清晰指引。
此外,双方还依托各自社会兼职资源(如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等),共同探讨省级重症医学质控标准的统一方向,助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临床互鉴:深入ICU病房,共破实操瓶颈
学术交流不止于理论,更延伸到临床一线。分享会后,双方团队共同走进我科ICU病房,围绕“复杂危重病例联合诊疗”开展现场教学。针对临床中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实操问题,双方毫无保留地交流经验、分析难点,在真实诊疗场景中实现“技术共享、经验互学”,切实破解实操瓶颈。

协作共建:共促区域重症水平提升
交流尾声,双方希望以省级三甲医院的协同力量,带动区域重症医学发展:1. 技术共建:联合开展重症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多学科协作诊疗项目,携手攻克临床难题;2. 人才共育:互派医护骨干交流进修,联合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具备跨院协作能力的重症诊疗人才;3. 资源共享:建立复杂病例跨院联合会诊机制,共享质控标准与诊疗规范,推动区域内重症诊疗水平同质化提升。
王健表示,此次与千佛山医院的协作,是中西医在重症领域“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重要实践;未来将以协作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探索中西医协同救治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重症医疗服务。张颖也表示,此次协作是省级三甲医院“打破壁垒、携手共进”的关键一步;后续将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经验互鉴,与我院共同引领山东省重症医学领域迈向新高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重症救治服务。
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23年独立建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急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重症医学中心。科室拥有心电监护中央系统,迈瑞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意识深度监测仪、床边持续血液净化系统、心脏除颤仪、心肺复苏机、床旁彩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床边血糖仪、血气分析仪、床旁快速检测仪(POCT)、可视喉镜、转运呼吸机、胸肺部物理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生命体征监测,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科室医师能熟练操作各种动、静脉穿刺插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熟练掌握应用各种有创、无创以及高流量机械通气治疗,熟练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种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中毒病人及DPMAS人工肝技术救治急性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肝病患者。自科室成立以来,对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需行呼吸支持病人、心肺脑复苏后的病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消化道出血、肺栓塞、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各种严重休克、严重复合伤、多发伤、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人进行了成功的救治。
今后科室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围绕重点专科建设,继续深入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切实提高我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重症医学科 庄伟
2025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