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7人入选2022年度全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及后备培养对象
2022-07-07 17:19人事科
为全面推进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做好2022年全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2022年度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经本人申请、单位推荐、形式审查、选拔考试等程序,我院共有7名优秀人才入选。其中,韩兴军等5人入选全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郭雪峰等2人入选全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后备培养对象。
此项目通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致力于培养德业双修、医文融合、理术并重、医药兼通、医德医风好、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医院将严格按照省卫健委的研修要求,为我院培养对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确保研修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支持培养对象参加中医药经典理论学习、强化临床实践、跟名师学习等各种研修学习活动,同时把握契机,结合我院特色,大力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人事科
2022年7月1日
附专家简介:
1.
韩兴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中心(治未病中心)主任。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日下午。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惠才卡持有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带头人。现任山东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妇幼中医药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治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医疗保健促进会中医分会委员。
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参与制定国家保健拔罐技术操作规范(国际标准)、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脐疗养生”,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糖尿病病前状态管理方案制订,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脐疗技术编写,主持制定《山东省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试行)》。主持省自然基金1项,主持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课题3项,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济南市科技局重点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山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奖三等奖、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山东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等荣誉。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熟练掌握针灸、推拿、脐疗、督灸等中医传统疗法,擅长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创新性的发明改良线香灸,主要用于皮肤病的治疗。提出扶阳祛毒理论,应用灸法和经络移毒疗法防治癌前病变。
2. 张金霞,副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硕士。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山东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年2月参加山东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获得“战疫英雄”荣誉称号,2022年7月入选山东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课题5项。
坚持研究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及养生保健,注重临床实践,信奉大医精诚。擅长运用六经辨证体系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喘证、哮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尘肺、苯中毒、锰中毒、铅中毒、噪声聋等职业病;中药汤剂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胃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痛经、颈肩腰腿痛等疾病;亚健康调理,内科常见病预防保健。擅长普通针刺、特色腹针疗法、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
3. 俞晓滢,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老年病科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参加工作16年,曾在2020年获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主任培训合格证书,2021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实习优秀教师称号。为山东省第五批五级中医药师承继承人,现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眩晕病委员会委员,以及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2篇,核心期刊发表2篇。参编国家级出版社著作1部,省级出版社著作2部。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高血压、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4. 刘芙蓉,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五级师承学术继承人,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继发性肾脏疾病。
5.
2016年成为山东省中医药五级师承项目学术继承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冯建华教授工作室学术继承人,2017年参加“杏林人才”星火计划糖尿病专业培训班。“齐鲁程冯内科学术流派工作室”第三代传承人、2018年度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优秀青年医师。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医师、2019年度山东省城乡对口支援先进个人。2021年成为“齐鲁程冯内科学术流派工作室”甲状腺项目负责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优势技术推广项目“调中-辨证-辨体法治疗甲状腺疾病技术”负责人,2022年入选山东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分会代谢病与康养医师分会委员。
主持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SCI两篇。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工作10余年。临床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中药经方、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症状。亦擅长中药防治甲状腺结节,穴位贴敷治疗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等。
6.
郭雪峰,女,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山东高血压血管病青年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疼痛医学会胸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脏康复委员、济南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等。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相关课题5项,获奖1项,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核心文章10余篇,著作1部,专利1项。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尤擅长针灸及中药并治调理脏腑疾病的阴阳气血平衡。参加过鲁渝协作交流3个月,在北京进修心脏康复技术半年,掌握了运动心肺使用及心脏康复技术。
7.
姬琳,医务科副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山东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青年学组委员;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委。
获山东省2016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优秀医保医师;2018年被评为医院优秀青年医师;2017、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院级质控员;2014年、2015年、2019年均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级干部,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级奖三等奖1项。2015年第三批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项目中医药专家王兴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2017年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王兴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主持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项,201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睡眠障碍、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帕金森病、头痛、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