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解痼疾,诗谢良医

2025-09-30 08:28宣传统战科

金秋时节,凉意渐浓,我院一段医患故事的暖意却悄然流淌。被鼻塞与呼吸困难困扰多日的吴大爷,在辗转求医无果后,最终经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陈守强的精准诊疗,摆脱了病痛折磨。

“这些天鼻塞得厉害,连呼吸都费劲,吃了不少治鼻炎的药,看了好几次大夫,可一点好转都没有,都琢磨着要去买制氧机了!”回忆起此前的困境,吴大爷仍难掩焦急。起初,他的症状被误认为是鼻炎,反复治疗却不见成效,胸部也没有明显憋闷感,这让他从未将不适与心脏病联系起来。尽管知道陈守强是心内科专家,而非呼吸科医生,可在病情反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吴大爷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陈守强发去了求助信息。

信息发出后,陈守强第一时间给出了用药建议。“当时我心里还犯嘀咕,治心脏病的药能治我的鼻塞?”吴大爷带着疑问服下药物。令人欣慰的是,十余分钟后,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困扰他数周的鼻塞逐渐缓解,呼吸也变得顺畅。“真是没想到效果这么快这么明显,折腾我这么久的毛病终于好了。”吴大爷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为何呼吸道症状会与心脏病相关?陈守强结合病理机制给出专业解读: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泵”,当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时,肺部血液回流会受阻,容易形成肺淤血,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影响,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若患者本身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基础问题,心脏供血不足会进一步导致外周循环功能紊乱。鼻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血液循环变化较为敏感,一旦出现缺血或淤血,鼻黏膜就可能出现充血、肿胀,最终表现出类似鼻炎的鼻塞症状,若仅针对呼吸道对症治疗,自然难以触及病根。

从中医视角而言,吴大爷的情况是“心—肺—鼻窍”轴失常所致——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宣发无力则清气难布,肃降失司则浊气滞留,进而引发呼吸困难。“肺开窍于鼻”,肺受心累而宣降失常,气机阻滞导致鼻窍脉络瘀滞,就会出现鼻塞症状,正如《灵枢・五藏别论》曰“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此时用上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的中药,能通利心脉,进而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之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并改善因肺失宣降导致的鼻塞症状,最终实现“心脉通,肺宣降,鼻窍和”的疗效。

这份精准诊疗带来的康复,让吴大爷满心感激,他特意写下一首诗记录求医经历:

“鼻塞呼吸难,三番治鼻炎。

急得头晕胀,效果总不见。

主任挽病难,滴丸神效显。

原是心脏病,隐藏被揭穿。

医功能盖世,济民保平安。”

诗中朴素的字句,既是患者的真情流露,也是对陈守强专业能力的认可。面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陈守强并未因病症看似超出心内科范畴而简单处置,而是凭借深厚的临床积累和敏锐的判断力,从“跨界症状”中捕捉到心脏问题的线索,以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解忧。这种严谨细致的诊疗态度,正是医者专业素养的生动体现。

该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心脏病的症状并非都局限于胸痛、胸闷等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鼻塞、乏力等“非典型”症状。若出现反复治疗无效的躯体不适,切勿自行判断用药,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因症状隐匿延误病情。

在我院,如陈守强一般深耕专业、心系患者的医护人员还有许多。吴大爷的诗歌致谢,既是对陈院长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认可。未来,我院将以陈守强为榜样,持续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传承“淳风明德,仁术济世”的医者使命,为群众健康筑牢保障防线。

谢慧丹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