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鄄城传薪火,齐鲁杏林绽新枝——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帮扶鄄城县中医医院纪实

2025-08-27 15:48医务部稿件

为深入贯彻山东省卫健委“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部署,2024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主治医师张凯、妇产科主治医师范海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杨柯、老年病科护士刘冉4名医护人员组成帮扶分队,奔赴菏泽市鄄城县中医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他们以精湛医术为犁,以仁爱之心为种,在鲁西大地书写着新时代的医者担当。

周围血管科主治医师张凯:

倾力临床,强化教学

帮扶期间,张凯医师深入鄄城县中医医院外科,全身心投入临床一线工作,累计出诊150余次,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以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在病房管理方面,他完成查房40余次,主管住院患者600余人次,并参与院内会诊110余人次,为复杂病例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规范诊疗流程、优化治疗方案,科室整体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在手术开展与指导方面,他独立完成各类手术300台,并带教指导手术12台,通过“手把手”教学,显著提升了本地医师的实操能力。尤为突出的是,张凯医师成功开展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腔内取栓术”两项新技术,填补了科室技术空白,使医院在危急重症救治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生命保障。

张凯医师积极投身基层医疗服务,组织参与义诊12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义诊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诊疗服务,还普及了健康知识,增强了群众的疾病预防意识,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教学培训方面,他开展教学查房116次,通过病例讨论和临床思维训练,帮助医务人员夯实理论基础。此外,他举办专题讲座及技术培训100场,覆盖医务人员500余人次,并针对性培养技术骨干10名,为科室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妇产科主治医师范海燕:

倾情帮扶,授人以渔

初至鄄城,范海燕医师迅速融入基层诊疗一线。门诊坐诊、下乡义诊、处置日常疾病是她工作的基石。面对基层疑难病例,她及时组织讨论,为当地同仁提供清晰诊疗思路。她还着力规范当地诊疗及手术操作流程,显著提升了医疗安全系数。

当了解到鄄城县中医医院亟盼开展宫腔镜技术,范海燕医师主动扛起培训重任。她制定周密计划,从理论筑基到实战精进:系统讲授宫腔镜原理、适应症,更利用一切时间“手把手”教学。哪怕只有一位医生留下练习,她也坚持陪伴指导,直至所有参训医师掌握操作精髓。

技术落地更需全程护航。范海燕医师躬身引领全链条实践:从患者的筛选、术前评估、规范病历书写、充分知情沟通,到术中精细操作要诀、术后用药康复指导,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确保每例手术安全闭环。此外,她积极牵线搭桥,成功推荐并协助当地骨干医师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进修,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范海燕的帮扶远不止于技术。她敏锐洞察当地需求,量身定制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生殖内分泌复杂机制、中医优势病种“胎漏”、“胎动不安”的规范诊疗、子宫内膜增生诊疗指南等,有效拓宽了当地医生的临床视野与诊疗能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杨柯:

扎根基层,“柯”尽职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杨柯护士始终秉持"专业下沉、理念更新、服务基层"的工作宗旨,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护理质量提升工作中。在临床一线,杨柯护士与基层护士同作息、共进退,不仅亲自参与患者治疗全过程,更注重在实践中的传帮带教。她系统性地开展了多项专业培训:在院感防控方面,更新了最新防控标准与操作规范;在专科护理领域,重点讲授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的操作要点与临床观察;同时规范了护理查房流程,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她还组织了2次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最新护理团体标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等。

在中医特色技术推广方面,杨柯护士带领团队开展了中药涂擦与静脉炎膏应用2项新技术,创新改良穴位贴敷方法,并深入探讨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标准化操作。工作之余,她积极参与社区义诊活动3次,为200余名群众提供健康咨询,真正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通过一年的驻点帮扶,显著提升了基层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赢得了患者及同行的广泛赞誉。

老年病科护士刘冉:

中西结合护理,技能文书并重

抵达新环境后,刘冉护士迅速融入其中,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随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中医适宜技术的“传帮带”工作中。为了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她在全院开展了耳穴揿针的业务讲座。培训现场,她结合生动的案例,将耳穴揿针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娓娓道来,不仅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医、运用中医的热情。她还将拔罐、泥灸、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了手把手的带教。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护理人员已掌握这些技术,并运用这些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为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刘冉还积极协助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她参与梳理护理工作流程并组织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专题培训。在她的推动下,护理文书书写更加规范,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此外,刘冉多次参与下基层义诊活动,深入基层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刘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万名医护下乡村”活动的深刻内涵,通过她的努力,中医护理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倾注一腔热忱,终获杏林芬芳。四名帮扶人员以忘我的奉献和卓越的成效,赢得了鄄城患者的高度赞誉与同行的一致敬重。2025年,他们荣获鄄城县中医医院“优秀医师”、“优秀护师”与“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以智慧与汗水,在基层医院精准播撒了先进技术与规范理念的种子,不仅为鄄城县中医医院点亮了一盏持久的技术明灯,更在齐鲁大地上奏响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康乡村共建共享的时代强音。

医务部 陶燕楠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