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我院呼吸治未病门诊正式成立

2022-12-07 14:46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近日,“呼吸治未病门诊”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正式挂牌成立。据悉,该门诊将针对居民群众冬季常见的流感、哮喘、鼻炎、肺炎、包括新冠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提前干预,届时,门诊将采用专业化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以期来适应和满足当下市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预防和诊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迫切需求。
中医治未病,防病于未然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无论是预防或治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通过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抵御邪毒,是抗击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而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最重要的是养护好人的“正气”。肺炎的病因常发生于人体正气不足,表卫不固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包含了现代医学“免疫功能”,是抵抗外界传染性致病微生物的主要力量,也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全过程,所以,扶正祛邪是中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显防控优势,疗效好获百姓口碑
      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人民健康的关键抓手,更是在全球抗疫中承担着重大角色。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临床中,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有发热、咳嗽、咽喉不适、气短气促、疲倦乏力等,同时有舌质暗红、苔黄腻等情况,可伴发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腹泻、口苦等,病情迁延难愈,这一点符合中医里“湿”的范畴——重浊、黏滞、趋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曾指出,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即湿毒郁肺所致的疫病,而湿毒内蕴是核心病机,兼夹发病是临床特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外感呼吸性疾病治疗的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思路,在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就是伤寒论四个经典名方的有机组合,在实践中证明有90%以上的有效性。此外,中医药在普通感冒、流感、肺炎、慢阻肺、上呼吸道感染等诸多肺系疾病的诊疗中也有着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未病,愿世间人无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珺指出, “冬季一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加上目前的特殊形式,导致市民群众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护尤为重视,针对这一需求,我们推出了‘呼吸治未病门诊’,门诊同步推出由岐黄学者—徐云生院长带队所研发的‘新清肺排毒汤’,届时将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防治需求。此外,门诊在提供防疫汤、抗疫汤、清肺丸、防霾汤基础上,还将推出哮喘、鼻炎、流感等多种中药敷贴。通过外敷+内用多种中医药调理方式快速解决呼吸疾病问题,希望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琪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