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绽水浒,中医薪火传郓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口帮扶郓城县人民医院周年纪实
2025-08-26 11:46医务部稿件
2024年5月,医院响应省卫生健康委开展的“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与郓城县人民医院建立帮扶意愿,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燕、主治医师孙松涛、主管护师高淑娟,妇产科主管护师高艳、老屯社区主管护师刘小曼5名医护人员组成帮扶团队,奔赴郓城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他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为纽带,以传承创新中医药技术为己任,在鲁西南这片热土上书写了新时代医者担当的动人篇章。
心血管病医院医师王燕:
破冰中医药应用,赋能传统疗法
初到郓城,王燕便发现当地心内科虽硬件设施完善,但中医药应用几乎空白。面对这一现状,她迅速制定"临床示范+理论培训"双轨并行的帮扶方案。她针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开展中医辨证,创新性地将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应用于胸痹患者,配合耳穴压豆疗法,使多位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面对中药贴敷材料短缺的难题,王燕带领团队创新研发替代方案。她指导医护人员将研细的中药粉剂与姜汁调和,用纱布固定于患者穴位,有效缓解关节冷痛、颈腰椎病等伴随疾病。此外,她还引入耳穴压豆、放血疗法等"简、便、验、廉"的中医疗法,不仅为患者减轻痛苦,更带动了科室新增服务项目、拓展收入来源。
作为帮扶小组组长,王燕始终秉持"输血更要造血"的理念。针对科室无中医医师的困境,她每两周开展一次中医理论及适宜技术业务讲座,从"望闻问切"四诊要领到"气血阴阳"辨证体系,再到中药配伍禁忌,她以临床案例为引,逐步破除西医同僚对中医的认知壁垒。凭借多年大学内科教学经验,为医院申请教学,提供了专业建议与示范方案。她主动协助开展专题讲座、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助力医院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教学与实践能力。
在繁忙工作之余,王燕带领团队走遍郓城乡村,积极组织并参与多项义诊活动,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024年7月,她带领团队创新推出首个"中医夜市"义诊活动,同时为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开诊预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2025年,团队深入基层,先后走进八里河社区、黄泥岗镇文桥集村等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将中医特色疗法送到百姓家门口。
2025年4月,在王燕的推动下,郓城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正式开诊,凭借显著疗效赢得患者信赖。其中,她用6付中药让一例双下肢疼痛多年且活动受限的患者疼痛减半,12付中药后该患者成功弃用拐杖,恢复自主行走;另一例患者长期受胃痛困扰,辗转多地治疗未果,经王燕主任12付中药调理后症状显著改善。两位患者康复后专程赠送锦旗,表达对王燕主任精湛医术与暖心服务的由衷感谢。
心血管病医院医师孙松涛:
精准帮扶,助力县域心康发展
在为期一年的帮扶期间,孙松涛深入临床一线,参与每日医师查房、危重患者抢救及疑难病例讨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该院心内科在心脏康复领域存在理念薄弱、运动评估风险隐患、强度阈值不明确、心肺运动试验(CPET)数据利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短板,孙松涛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先后举办多场专业学术讲座,系统解读最新指南,提升医护团队理论水平;通过床旁教学指导CPET规范操作,深入解析参数临床价值,建立标准化报告流程;在查房过程中现场示范患者筛选标准,帮助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此外,孙松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我院与郓城县人民医院之间的医疗交流平台。他精心组织郓城县人民医院医护团队赴我院开展实地考察与多学科交流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形式,显著提升了受援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视野,为医院学科建设和质量管理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帮扶期间,孙松涛还多次带队深入基层,多次参与下乡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疾病筛查和健康宣教服务。其精湛的医术、严谨的作风和热忱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心血管病医院护士高淑娟:
双线并进筑根基,中医护理惠郓城
在充分结合帮扶单位实际条件,并与院领导及护理部沟通后,高淑娟将工作重点聚焦于两大主线任务——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与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筹建。为了更好地加强技术推广,高淑娟与其他两名帮扶护士在起步阶段就锚定了方向——不仅要把技术带过来,更要让中医护理在基层扎根。随后中医护理门诊顺利开诊,并开展十多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如:中药封包、耳穴压豆、泥灸、隔物灸、穴位贴敷、艾灸、拔罐、刮痧、中药涂擦……每一项都瞄准当地高发疾病。
同时,她积极协助护士长推进“6S管理”;由她指导的参赛团队在护理部举办的个案护理比赛中荣获佳绩。此外,她还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全方位提升护理质量,期间在院内多次举办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专题讲座和操作培训,累计培训护理骨干200余人;一年时间,她参与义诊10余次、服务当地百姓千余人。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护理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提升郓城县人民医院护理水平和促进群众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常工作中,高淑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巧妙运用艾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缓解病痛,其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让众多患者深受感动。在科室收到的一份感谢信中,特别指出高淑娟护士的暖心服务深受所有患者的夸赞。这份质朴的谢意不仅是对高淑娟个人工作的肯定,更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温情互动。
妇产科护士高艳:
针线缝制医者情,中药敷贴暖人心
高艳在郓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帮扶期间,带领妇产科团队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科室缺乏现成器具,她便组织医护人员利用工作间隙手工缝制中药封包,将大黄、芒硝等中药材应用于临床,有效发挥消肿散结、清热解毒、促进术后恢复等功效。此外,高艳自购教学用具,为科室人员培训耳穴压豆技术,使该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在中医门诊帮扶期间,高艳先后开展泥灸、拔罐、走罐、中药美容等特色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症状,收获众多患者的信任与赞誉。同时,她积极参与周边社区义诊活动,通过健康讲座、养生知识科普等形式,向群众传授"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老屯社区护士刘小曼:
让中医技术在乡村生根发芽
深入基层后,刘小曼发现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遂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宣传与教学工作。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生动有趣的演示,向大众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让中医药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帮扶团队还建立了中医护理门诊,刘小曼作为其中一员,积极主动帮助培养中医护理人员,并开展了艾灸、拔罐、耳穴压豆等16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患者600余人。
在下乡期间,刘小曼参与义诊10余次,服务群众21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她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耐心解答他们的健康疑问,努力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提升乡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刘小曼多次开展讲课培训活动。从基础护理操作到中医护理技术,从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到健康管理理念,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希望能为乡村医疗注入新的活力,为乡村医护人员的成长助力。
一年风雨同舟,四季耕耘相伴。五名帮扶人员以脚步丈量乡土的温度,用汗水浇灌振兴的希望。从黄河之滨到水浒故里,他们用仁心仁术搭建起城乡医疗互助的桥梁,让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焕发勃勃生机。帮扶结束后,他们收到了来自郓城县卫健局关于表彰五名医护人员的文件,这不仅是对他们帮扶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帮扶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医者初心的守望。这段跨越300公里的医路长情,必将激励更多医护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医务部 陶燕楠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