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一家三博导七教授
2017-02-09 09:21
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一家三博导七教授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上世纪70年代末,李济仁、张舜华因工作调动举家迁往芜湖,为了让“张一帖”在老家后继有人,他把年仅16岁的次子李梃留在了家乡,成了“张一帖”在定潭的守护者,延续着当地“赶定潭”的传说。
“张一帖”十四代传人、国医大师 李济仁:
我当时就考虑,跟老伴商量,我们这个“根”毕竟还在新安。如果我们全家迁过来,那这个“根”不就没有了吗?“张一帖”要发扬光大,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但是这个“根”不能没有了。
“张一帖”十五代传人 李梃:
把我一个人留在定潭,也就是传承“张一帖”,当时我心里不太平衡,我认为父母有点偏心,城乡差别毕竟很大,我每次去芜湖探亲,都不想回来。但是经过后来这么多年的磨练,我也认为“张一帖”这个品牌确实在家乡不能丢,父母亲的用心良苦我才逐步体会到。
从不能理解到扎根定潭,转眼间李梃已经在老家坚守了37年。
37年里,他牢记先祖的家风家训和父母的嘱托,深知一个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需有普济天下的胸襟。他的“世传张一帖诊所”医技精湛、声名远播,前来求诊者遍布全国各地。年纪大的老人和家庭困难的病人前来求医,李梃仍然不收诊费,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张氏的家规家训。
“张一帖”十五代传人 李梃:
我们张氏家族的家规家训,通过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从医)37年来,我从来不敢忘记。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共育有四子一女,都传承了“张一帖”家学。除了李梃外,大儿子张其成、四子李标、五子李梢如今都是博士生导师。家训、家规,几个儿女从小都牢记于心。
“张一帖”十五代传人、安徽省芜湖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 李艳:
“张一帖”的医德医风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已经深入到我的骨子里面去了。
“张一帖”十五代传人、清华大学教授 李梢:
我现在主要是用一些大数据,还有生物信息等一些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通过我的奋斗来践行我们的家训,“自强精进”,使得我们的祖传医术和中医药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悬壶六十余载,孜孜不倦地传播着中医国粹的精华,李济仁一家“兄弟三博导、两代七教授”在当地传为佳话,生动演绎了一个国医世家的家风渊源和文化根系。2016年12月,李济仁家庭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自2007年起,李梃在家乡定潭开始筹资兴建医学博物馆。目前该馆已初步建成,馆中收藏了张氏一脉400多年来的医学心得和家训家规,向世人展示着新安世医“张一帖”的灿烂历史,展示着新安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传世四百多年的张氏家训家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传家有道惟存厚,大医精诚济世长。“张一帖”这一传承了四百多年的老字号,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闪烁着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