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TAP检测结果处理建议
2022-03-28 15:23病理科
报批临床验证的结果(SFDA):
TAP检测对临床确诊肿瘤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平均83.9%(假阴性为16.1%)
对初诊肿瘤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平均95.4%(假阴性为4.6%)
对非肿瘤患者的阴性符合率平均78.6%(假阳性为21.4%)
对健康人的阴性符合率为96.5%(假阳性为3.5%)。
阳性干扰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者)、自身免疫病、骨折未愈、怀孕、胃炎/肝炎/结核活动期、良性肿瘤或异常增生等。
阴性干扰因素:
治疗有效的肿瘤病人、接近或进入终末期肿瘤患者。
一:阴性(正常)报告结果:
(一) 准确率的局限性:
1、 TAP检测对临床确诊肿瘤患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3.9%(假阴性为16.1%)
2、 对初诊肿瘤患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5.4%(假阴性为4.6%)
(二) 解读核心:询问病人情况、其他肿瘤指标检测结果,区分初诊和已治疗病人。
1、 初诊确诊肿瘤病人,阴性报告首先考虑:
(1)确定肿瘤类别和分期,对于部分非常见肿瘤如骨癌、血癌等检出率较低,部分晚期肿瘤检出率较低。
(2)个体差异。
(3)最后考虑技术人员操作流程是否严谨,建议重做一个。
2、 已治疗肿瘤病人
(1)探讨阴性干扰因素。
(2)阐明指标不再是辅助诊断,而是建议使用动态监测用于疗效评估。
(3)个体差异。
(4)建议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参考,考察准确率。
二:阳性(异常)报告结果:
(三) 准确率的局限性:
1、 对非肿瘤患者的阴性符合率为78.6%(假阳性为21.4%)
2、 TAP检测对健康人的阴性符合率为96.5%(假阳性为3.5%)
(四) 解读核心:询问病人情况、其他肿瘤指标检测结果,结合其它检测结果给予医生一个合理解释
1、 是否有慢性疾病:说明该慢性病症处于活动期、应积极诊治。
2、 考虑干扰因素:干扰病症,建议复查排除干扰。
3、 个体差异,建议适当免疫治疗或干预,定期复查。
三、TAP实行动态跟踪监测意义巨大:
(一) 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TAP的释放量不一样,检出水平也不一样,因此,TAP动态监测对肿瘤的早期发现、辅助诊断、疗效评估、预后跟踪、复发转移监测,有较大意义。
(二) 很多肿瘤是由慢性病症细胞恶变而形成的,慢性病与肿瘤的过渡期有一个“细胞恶变的阶段”,及时排查慢性病“细胞有无恶变”极其重要。TAP检测的是正常细胞恶变成肿瘤细胞,脱落到血液中的糖链结构异常的糖蛋白,可及时发现细胞恶变的蛛丝马迹。用于慢性病症的动态跟踪监测,可早期预警肿瘤风险、一有异常积极诊治、避免发展成中晚期肿瘤。
202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