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知多少?
2024-12-05 13:51血液透析科
在2022年7月举行的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CNA)2022年学术年会上,一组我国最新的透析数据公布,来看下目前我国透析治疗的现状。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透血液透析患者人数为749573人,血液透析总患病率为519.3pmp(每百万人),随着医保的广泛覆盖及透析技术与治疗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长期治疗生存,患者的透析龄明显增长。从最新公布的透析数据来看,因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突出、广泛适用于各病情阶段的透析患者、报销比例较大,其仍是目前尿毒症最主要治疗方式。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关键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生命线,通过将外周静脉与动脉吻合,使静脉血流速增快、管壁增厚,形成外周静脉动脉化。
问那么在建立动静脉内瘘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1.评估患者血管条件 ,首先患者的血管条件至关重要,医生会仔细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 确保血管大小弹性好,能够承受内瘘的建立。
2.保护血管资源,在手术前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护非惯用侧上肢的血管,避免进行可能损伤血管的操作,如留置针的等,同时保持手臂的清洁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预防感染,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前准备,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检查患者心脏功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4.心理准备,患者和家属应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问那么在建立动静脉内瘘之后,内瘘成熟阶段呢?
当手术顺利完成后,我们就进入了动静脉内瘘的促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对内瘘的保护,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周至8周,为了促进内瘘成熟,可以进行远红外线理疗、竖臂锻炼、悬臂摆锤运动等。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有足够大的内径适合穿刺,一般4周前不能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损伤血管壁、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等并发症,使用寿命缩短。术后3个月尚未成熟则认为内瘘手术失败,需考虑球囊扩张促成熟或者制作新的内瘘。
问那么动静脉内瘘使用后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呢?
尽管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座桥梁,有时它也会出现一些小状况,比如内瘘、狭窄、闭塞、血栓等。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必过于恐慌,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处理手段,球囊扩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医生会通过导管将一个小球囊送入内瘘的狭窄部位,然后充气球囊使其扩张,从而解决狭窄问题。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能够迅速恢复内瘘的通畅。如果内瘘闭塞是由于血栓形成导致的,那么取栓治疗就是必要的了。取栓治疗有多种方式,如切开取栓、碎栓取栓、球囊取栓。其中一种是通过导管将取栓装置送入血栓部位,然后将其吸出体外,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清除血栓,恢复内瘘的血流。无论是球囊扩张还是取栓治疗,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需要我们用心呵护,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支持和关爱守护每一座生命的桥梁,让透析患者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