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宪法,从我做起”—宪法就在医患身边(内科第一党支部 崔聪)

2024-11-27 16:51系统

每当人们提到宪法,都会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都会觉得那是国家机关的事,其实并不然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还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它不仅是其他法律法规产生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无处不在,它不仅在国家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保障着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宪法就保护着儿童不受虐待和遗弃,确保他们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成年后,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休假的权利,而退休后则有养老保险作为生活保障。宪法从根源上杜绝了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卖苦力、老无所依等悲剧的发生,保障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宪法规定了国家应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这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之一对医疗卫生事业有着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以法治引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了根本法律保障作用。

首先,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平等和充分的权利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要求医护人员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不能因为患者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因素而对其进行歧视。宪法不仅保障患者的权益,也同时保障了医护人员的权益。规定了医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应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保护,必要时可以行使司法救济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医护人员在维权时应该采取合法的途径,如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医学和法律知识,以及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同时,他们也应该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的权益,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其次,宪法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以医德为先导,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恪守医患关系的伦理底线。宪法还要求医护人员要求医护人员遵纪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恪守医德,不得违反伦理道德,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尊严。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操作,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这包括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业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再者,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这种参与不仅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对个人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体现。而医护人员更应当带头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贫困患者提供无偿医疗帮助,积极维护医疗环境的卫生,为社会创建一个良好的医疗氛围这种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宪法精神在医疗行为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宪法对医疗行为规范的指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保障公民权利、提倡法治精神、保护医患双方权益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作为一线医护人员应当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更好地履行医疗职责,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心血管病医院 崔聪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