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宪法 从我做起—手术室视角的法治实践(外科党总支第七党支部 周明涛)
2024-11-27 17:40系统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石,更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医院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宪法精神与医院文化的融合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其文化内涵与宪法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宪法强调的人权保障、公平正义、法治原则等,都是医院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将宪法精神融入医院文化,是尊崇宪法的首要步骤。
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我们通过开展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讲比赛优秀作品展播、医院普法教育培训测试、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学习《医疗安全警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提高医护人员的宪法意识。同时,将宪法精神融入到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中,确保医院的管理和服务都符合宪法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文化品位,还能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公正、公平、法治的医疗环境。
二、从我做起,医护人员在手术室践行宪法精神。
1、保障患者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在手术室,这一权利的具体体现就是手术患者的知情权、医护人员应当尊重手术患者的选择权、尊重患者隐私权,为手术患者提供全面、真实的医疗护理信息,确保手术患者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做出决策。不泄露手术患者信息,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手术患者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及预后。同时医院还建立健全了患者投诉机制、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纠纷,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2、遵守医疗护理规范
宪法要求公民遵守法律法规,对于手术室医护人员来说,就是要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按照医疗护理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维护手术秩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手术过程合法合规。在手术诊疗护理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确保医疗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安全可靠,为手术室的安全和手术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3、维护医疗社会秩序
宪法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医院手术室这一特殊场所,维护医疗社会秩序同样至关重要。手术室医护人员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同时,手术室加强与保卫科、医务部、护理部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医疗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手术室的正常医疗秩序和手术患者的合法权益。
4、团队协作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相互提醒、监督,防止医疗护理差错,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结语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还应当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能够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同时,我们还应当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更新,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的法律要求,确保自己的医疗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参加普法培训、观看法治宣讲视频、阅读专业书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安全警讯》等方式,提高宪法意识。
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医院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作为医院手术室的一员,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活动和文化建设,为医院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当秉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尊崇宪法、建设法治社会而努力!
周明涛
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