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宪法精神,书写护理担当(内科第九党支部 黄文婷)

2024-11-27 16:58系统

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新时代发展程中,全方位推进法治建设,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作为一名普通的临床护士,在日复一日的医疗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宪法精神不仅是崇高的法律条文,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践行宪法精神,维护人民健康,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铸就医者仁心的重要基石所在。

一:生命至上:护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宪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这一条款彰显了国家对人民健康权益的郑重承诺,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一精神转化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从晨间护理到夜间查房,从用药安全到病情护理,每一个护理环节都浸润着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重症监护室里,我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精准把握输液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普通病房中,我们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用专业技能守护患者安全。面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宪法精神。这一切都体现了护理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平等诊疗:护理服务的基本准则

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基本原则在医疗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始终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因其年龄、职业、经济状况而有所区别。在日常工作中,这种平等体现在多个层面: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咨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更多生活照料,语言障碍的患者听得内心诉求。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这种分级不是差别对待,而是更好地保障医疗资源更能合理分配,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也注重提升护理质量的均等化水平,通过实施标准化培训、和统一操作规范等措施,切实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一致性。

三:规范执业:护理工作的法治保障与权益维护

依法执业是医疗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患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将规范意识贯穿始终。从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到操作流程的标准执行;从消毒隔离的严格把控,到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从患者隐私的严密保护,到知情同意的认真落实,都体现着对法治精神的恪守。

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原则,在治疗和护理操作前,我们都会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加注重患者隐私信息的保护,严格执行电子病历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通过护理质控、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等多重措施,构建起护理安全防护网,让患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规范执业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护理团队的保护。我们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升依法执业意识。通过答题考核等方式,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素养。同时,我们也注重护理人员的权益保护,完善了暴力伤医事件防范机制,为护理工作者创造安全的执业环境。

四:人文关怀:护理事业的精神引领

宪法精神不仅规范着我们的专业行为,更涵养着我们的职业情怀。作为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我们要在规范执业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文关怀能力。这种关怀体现在多个方面: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为临终患者提供心理慰藉,为患者家属提供照护指导等。

我们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改进服务态度、加强沟通技巧,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危重患者护理中,我们不仅关注生理需求,也重视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残障患者,我们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关怀服务,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万山磅礴有主峰,龙衮九章挈一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政治优势。弘扬宪法精神,践行担当使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放眼未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基层护理工作者的我们,将继续以宪法精神为引领,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健康。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护理工作中书写新时代的担当。愿我们永远以宪法为师,以法治为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人民健康福祉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