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宪法精神 共建医患和谐(社区党总支第二党支部 陈迪)
2024-11-27 17:12系统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护士,我已从业十年有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诞生与消逝,也亲历了医疗环境在宪法精神的照耀下逐渐变得更为和谐有序。值此国家宪法日之际,我愿以一名普通护士的视角,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宪法精神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体会与感悟。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不仅是一部法律文本,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它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医护工作者行动的指南。在医疗领域,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依法行医,尊重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我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辖区居民,他们或是前来咨询健康知识,或是需要基础医疗服务。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宪法精神始终指引着我。今年3月份,一位老年患者因糖尿病前来就诊,他因长期治疗费用高昂而心生焦虑,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了误解。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国家的医保政策和我们社区医院的报销政策,告诉他只要按照规定流程办理,大部分医疗费用都可以得到报销。同时,我也向他普及了糖尿病的相关健康知识,让他明白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在我的耐心解释和细心护理下,这位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帮他开通了门诊统筹,最终经过医保报销,花费也在老人的可接受范围之内。终于,在这位老人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宪法精神在医疗工作中就是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还经常遇到一些涉及医疗纠纷的情况。每当这时,我都会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来处理。实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家属情绪激动。面对这种情况,带教老师立即停止输液,然后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迅速联系急诊科进行救治,另一方面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医护人员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来处理此事。在后续的调查和协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终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宪法精神在医疗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护士,我还深刻感受到宪法精神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困惑。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为贴心、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我也注重向患者普及法律知识和医疗常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去年11月份的一个傍晚,我接到了辖区张大爷的视频电话,他焦急地跟我说他有点眩晕,张大爷孩子都在外地,平时独居而且患有高血压。面对他苍白的面色和紧张的神情,我迅速行动带着血压计血糖仪来到张大爷家里,为他进行血压监测和初步诊断,同时耐心安抚情绪,确保他感受到我们的关怀。针对张大爷对治疗费用的担忧,我详细解释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出诊服务和医保报销政策,告诉他之前签署过家庭医生团队,可以享受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成功减轻了他的思想压力。同时,我联系了他的子女,鼓励家庭支持,并为张大爷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好入院手续。经过治疗,张大爷病情逐步稳定,对我表达了深深的感激,这提升了患者对我们家庭医生团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更体现了宪法中要充分保障人民健康的要求。
回首十年的护士生涯,我深感宪法精神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宪法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尊崇宪法 从我做起”的誓言。我相信,在宪法精神的指引和保障下,我们的医疗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