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凝聚先锋力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机关党总支 朱丽娟)

2024-11-27 16:05系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宪法的性质、地位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并阐明宪法的精髓要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其所蕴含的精神对医院党建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与规范作用。机关党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依法执业和服务水平,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平安医院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机关党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思想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努力在推进依法治院中展现出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要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建立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通过机关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学习讲座、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学习党章等党内法规、公共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职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不断树牢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提升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认真落实“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等责任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学习,引导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法律解读和案例分析,增强普法效果。组织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认真学习落实《民法典》《医师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医护人员依法执业,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为患者提供规范科学的医疗服务。机关各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医院运行保障,加强院感防控、后勤安保等各项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将法治理念融入医院治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法治对医院改革发展的保障作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医药、医疗、医保的规范开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公立医院更当充分发挥在医疗机构法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引领医疗机构走向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机关各党支部、职能部门要做好结合文章,结合清廉医院、内控管理建设等活动,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依法治院水平。要加强机关重点人员监管,聚焦科室负责人等“关键少数”,招标、人事、财务、医保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全方位规范权力运行。要积极推进民主管理,鼓励职工参与医院重大决策,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医院内部的和谐稳定发展,提升医院整体凝聚力与向心力。

无论是在依法治理权力监督,还是民主建设、保障人权各方面,宪法精神在医院机关党建工作中得到了具体应用,推动了医院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机关党总支将继续弘扬宪法精神,凝聚党员干部先锋力量,推动医院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发展,为百廿医院谱写新篇章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