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 科室动态详细

脱落细胞学的标本采集

2024-09-30 21:09病理科

   标本采集是脱落细胞学检验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取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查的准确性。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

(1)采集目标细胞要尽可能直接从病变区域采集细胞,这对采集来自表面结构的细胞是比较容易做到,但对于发生在内脏的肿块,用细针吸取细胞进行活检,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此有必要与仪器定位结合,在B超、CT或X线透视引导下,直接达到病灶吸取病变细胞。

(2)采集的标本要新鲜,要防止细胞白溶或腐败。

(3)采集标本时要避免污染,减少干扰物(如血液、黏液等)混入。

(4) 采集的方法应简便、轻柔,要减少受检者痛苦,避免引起并发症,防止病变(特别是肿瘤)进一步播散。

(二)标本采集的方法

1. 直视采集法   即在肉眼直视下,利用刮片轻刮、吸管吸取等方法直接采集标本,如外阴、阴道、宫颈、阴道穹隆、鼻腔、鼻咽、口腔、皮肤等部位。对于食管、胃、气管、支气管及结肠等部位可借助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标本。

2.摩擦法    是运用海绵、线网套、气囊等特制的器具,在可疑或病变部位的表面,通过摩擦的方法采集标本,属于创伤性检查。如食管拉网就是用拉网器通过摩擦的方法来采集食管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食管癌普查和初筛,这一方法为食管癌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防癌普查中广泛使用。

3.液体标本的采集    主要用于痰、尿、前列腺液、乳头溢液等标本的采集。

4. 穿刺抽吸法    主要利用穿刺针进行抽吸采取细胞标本。可专门抽吸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脑脊液等。也可用细针穿刺实体组织,如在肿大淋巴结,肝、脾、胰腺中的肿块,体表的肿块等,采取细胞或细小体积的组织标本。

5.灌洗法   是向空腔脏器器官(如胃、肠等)或腹腔、盆腔内灌注一定量的液体进行冲洗或振动,致使黏膜细胞脱落,达到采集标本的目的。

  由于标本采集多在临床门诊或各科室中进行,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而经常出现标本质量不良的情况,应经常保持与相关科室沟通与联系,对标本的采集问题提出建议,以提高采集标本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