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健康宣教—乏力不解,罪魁祸首竟是它!

2024-05-20 17:20风湿免疫科

病例分享

一、四处求医

77岁的张阿姨自从10个月前“阳康”后,一直觉得全身疲乏无力,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尤其是两条腿,就像“灌铅”了一般。为此她曾去中医门诊喝汤药调理,症状也是时轻时重,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这十几天,张阿姨感觉乏力更严重了,于是便来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

二、收治入院

入院后我们对张阿姨的病史进行进一步询问,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数年,血脂和尿酸也偏高,形体偏胖,是一个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近10年因摔倒、外伤等原因先后出现了脚掌、足跟、骨盆、脊柱和手腕的骨折,更有一年骨折过两次,曾行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并应用钙尔奇、骨化三醇补钙、补充维生素D。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四肢肌力稍减退,手指远端关节膨出,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三、治疗重拾信心

临床上引起乏力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炎、心脏病、慢阻肺,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肌无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肾上腺功能异常,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肿瘤、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均可引起乏力。
       我们对张阿姨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化验,她的血压、血糖控制良好,血液化验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肿瘤标记物、凝血、甲功,自身免疫病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管彩超较既往检查无明显改变,肌电图的轻微改变也不能支持乏力的诊断。在排除了上述常见的引起乏力的因素,结合患者重度骨质疏松的病史,我们又给张阿姨进行了血钙和血维生素D的检查,其中,血维生素D化验提示维生素D严重缺乏。进一步询问我们得知,张阿姨因为平时吃的药种类多,这半年多来已经自己停用了钙片和骨化三醇。在应用降压、控制血糖、改善循环,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的同时,针对骨质疏松,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除应用补钙、补充维生素D、抑制骨细胞破坏等西医治疗外,还配合了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 
       经过系统治疗,张阿姨反映两条腿比之前有劲了,往后的几日,张阿姨的症状一天天的好转,乏力、腰疼、膝盖疼都得到了改善,走起路来也没有之前那么累了,整个人的精神头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出院前,张阿姨欣喜地说:“之前一活动就累得慌,现在又可以和老姐妹出门散散步、遛遛弯啦!”

                                                                                         

下面风湿免疫科将带您了解什么是骨质疏松

一、 “沉默杀手”

骨质疏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老年疾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0%,其中女性占51.6%。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手腕和髋关节。频繁的骨折会使老年人行动不便,严重如髋部骨折会导致老人长期卧床,生活质量骤降。由于骨质疏松早期易被忽视,往往骨折时才被人们发现,所以又被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二、 早期发现是关键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呢,四十岁以后,胃肠功能逐渐减低,钙的吸收减少,骨质流失增加,就要开始注意这种疾病了。而轻体重、吸烟喝酒、久坐不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提早绝经、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更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腰背酸痛是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常起于活动时,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由于关节承重能力的下降,常表现为行走后关节及肢体疼痛,驼背和身高缩短,受到轻微外力即骨折。由于骨骼支撑能力和肌肉力量减弱,患者逐渐出现活动后乏力,进而懒于活动,形成恶性循环,乏力症状越发明显。骨密度测定是检测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当T值小于-1提示骨量减少,T值小于等于-2.5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小于等于-2.5且有过一次脆性骨折就是严重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

三、可防可治

骨质疏松危害众多,但它也是可防可治的。
       首先,我们要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做起,戒烟限酒,限盐(5g/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平时多吃牛奶、鱼类、鸡蛋、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维生素D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每日摄入牛奶300~500 mL,每天保证20分钟的日晒时间。老年骨质疏松应每日补钙1000~1200 mg,除饮食补充外,每日尚需补充元素钙 500~600 mg。然而,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高血钙、高尿钙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剂的患者是不适宜补钙的。
       其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骨质密度和肌肉强度,老年人应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进行一些负重运动。
       此外,老年人也要注意预防摔倒,穿低跟、防滑的鞋子,合身的衣裤,行动不便者主动使用手杖、轮椅等助步工具,地面选用防滑材质,保持地面干燥,床不要过软,淋浴间、坐便器等部位安装扶手,避免摔倒的发生。
       已经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也不必害怕。临床上,我们有许多办法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钙片、维生素D制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骨质疏松患者应关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钙剂,不可自行停药。除了以上的基础用药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发挥着突出作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特立帕肽,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双磷酸盐类、地舒单抗、降钙素、雷洛昔芬。这些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不同部位骨折的作用强度不同,需根据骨折风险部位的不同来进行用药选择。研究表明,应用此类药物一旦擅自停用,可能会前功尽弃。因此,若出现胃肠道症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或药物治疗已达到最大疗程,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或序贯治疗,不可擅自停药。 

四、中医的认识

中医药对骨质疏松亦有悠久而深入的研究。
       骨质疏松在中医称之为“骨痹”、“骨痿”。《黄帝内经》中指出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脾主一身之肌肉,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责之肝肾,与脾密切相关。肾虚藏精功能受损伤,则骨髓不充,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则筋骨肌肉不得滋养,肝血肝气衰少而不能养筋,就会出现容易疲劳、不能久站、腰膝酸软等一派虚象。病程日久,气血虚衰,血脉运行不畅,则易化生瘀血,阻滞脉络,精血不能运行至骨髓,形成恶性循环,不通则痛,则见关节、肌肉疼痛,痛有定处。
       老年人多虚多瘀,治疗上多注重补肾填精,健脾养胃。病程较长者要注重活血养血。肝肾同源,肝血充盛,则肾精充沛,筋骨健壮,故在补肾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养肝疏肝柔肝。现代药理学也证实,许多补益肝肾的中药,如淫羊藿、杜仲、骨碎补、牛膝、狗脊等可以调控骨的发育,抑制骨的流失,提高骨密度的作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方剂如六味地黄汤、左归丸、右归丸、补中益气汤,辨证准确使用常效如桴鼓。
       除内服汤药外,中医特色治疗如针灸、中药贴敷、泥灸、中药熏蒸等也常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针灸常选用补益脾肾的穴位,如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以及疼痛关节局部的穴位,平时也可以按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起到补肾养血,柔筋填髓的作用。泥灸疗法是将矿物泥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滋补肝肾的中药混在一起,加温后敷在相应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药力与热力融为一体,通过皮肤渗透至机体经络,刺激穴位,达到治已病、防未病,扶本固元的目的,能够明显改善肩颈、腰部、膝部疼痛。
       中医治疗配合中医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不仅能增加骨密度、改善疼痛,还能起到缓解焦虑、调控血糖等全身性作用,此类运动较为柔和,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练习。

五、结语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骨质疏松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也清晰明白了许多。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朋友有骨质疏松的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工作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质疏松病学分会 ,等.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 [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3, 16 (10): 865-885.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章振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4): 1671-1691.
                                                                                                                                                                                                                                       

风湿免疫科 王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