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21

2021-08-12 15:15系统

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高**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9.5

就诊日期:2015.10.26                

发病节气:霜降

主诉:反复下腹部憋胀不适3月。

现病史:患者述反复下腹部憋胀不适3月,近日加重,带下多,色白,腰酸,乏力,外用双唑泰栓效不显。今日来诊。

自发病来,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平稳,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发热,胸闷心悸,饮食可,睡眠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3年前发现血糖偏高,7.0-8.0mmol/L之间,未服降糖药物,平时通过饮食控制,血糖基本在正常范围。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5℃   P86次/分  R18次/分  Bp107/69mmHg

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皮疹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五官端正。耳鼻无脓性分泌物,咽部无红肿。眼裂对称,无凝视,球结膜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无异常,视野无缺损。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血管杂音。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呼吸动度均等,语音振颤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未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小腹部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中医四诊:下腹部憋胀,腰酸,带下色白,量多,月经规律,精神欠佳,面色黄,形体适中,舌淡苔白,脉沉。


中医诊断:腹痛

证候诊断:脾虚湿盛,气滞不行

西医诊断:腹痛原因待查

治    法:健脾行气,温阳化湿

处    方:升阳除湿汤加减。

柴胡3克,升麻5克,木香5克,香附5克,

陈皮5克,枳壳5克,乌药5克,黄芪15克,

白术15克,车前子9克,泽泻9克,炒薏仁12克,

桂枝5克,甘草3克。

      3剂 水煎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 日1剂

复诊:药后稳妥,二诊述服药后药后腹痛、腰酸减轻,带下减少,精神好转,欲继续巩固治疗,给予原方3剂继服,症状缓解痊愈。

按语:

《脾胃论》中升阳除湿汤为治疗脾胃虚弱,泄泻无度,肠鸣腹痛而设,方中以苍术半夏,羌活,防风燥湿祛风,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止泻,升麻,柴胡升阳止泻,益智仁固涩止泻,神曲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主要特点是柴胡与升麻的升阳作用,取“阳气升则湿气化之意”。

升阳除湿汤组方之意以柴胡、升麻使阳气升发,行气药木香,香附,陈皮,枳壳,乌药行气除湿止痛,黄芪,白术,桂枝健脾益气以杜生湿之源,车前子、泽泻、炒薏仁利水渗湿,湿去则气机通利,故疗效颇佳。